首页 >
动态资讯
242025.10
国家医保局启动DRG/DIP 3.0版分组调整,支付改革进入动态优化新阶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分组方案从静态走向动态,医疗机构与药企迎来临床价值与费用管控的双重考验。

       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出席座谈会,就按病种付费3.0版分组方案听取意见建议,标志着我国DRG/DIP付费改革进入常态化动态更新阶段。

       分组方案作为按病种付费实施的重要基础,其科学性与适用性直接影响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与医疗机构诊疗行为。

 

       国家医保局在座谈中指出,实现分组的动态调整,既是提升医保基金支付效率的关键,也是适应临床发展规律、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进一步广泛征集意见,医保局还计划于10月15日、17日、22日及24日连续举办四场专题座谈。

01

DRG/DIP 分组体系演进历程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2019年与2021年分别发布DRG分组1.0版与1.1版,2020年推出DIP 1.0版病种库。

 

       2024年7月,医保局正式发布《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标志着分组体系迎来重要升级。

       DRG 2.0版设置26个主要诊断大类(MDC)、409个核心病组(ADRG),以及634个细分组(DRGs),较此前版本新增33个核心组和6个细分组。

 

       该版本重点对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临床学科的分组进行了优化,并针对联合手术与复合手术等复杂情况作出完善。

 

       DIP 2.0版病种库则较1.0版精简了2033组,结构更为凝练。医保局明确,2024年新开展付费改革的地区应直接应用2.0版分组,已开展地区须在年底前完成切换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医保局同步强化了“特例单议”机制、引入“除外支付”政策,并推行基金预付以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02

分组常态化更新机制逐步确立

       鉴于DRG/DIP分组高度依赖临床实践与历史数据,其版本迭代成为必然。发达国家通常每1–2年更新一次分组方案。

 

       国内调研也显示,多数DRG地区支持两年一更新,DIP地区则倾向于年度更新。未来,围绕病组、权重与系数三大核心要素,我国将逐步建立分组常态调整机制。

03

2025年底实现病种与基金全覆盖

       根据《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将全面开展DRG/DIP付费改革;

 

       2025年底前,实现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全覆盖,基本完成病种与医保基金的全范围纳入。

 

       对医疗机构而言,支付方式改革标志着传统规模扩张模式的终结;对医药和器械企业而言,营销模式必须转向以临床价值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核心竞争力。

咨询热线:400-878-1069
版权所有: 软科动力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50439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