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资讯
312023.03
多小散乱几十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后,医药产业会怎么样?

       从医药市场过去几十年分析,市场存在的不畅通、分割、堵、交易成本高,影响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际影响力问题,既不是“统”的问题也不是“分”的问题,而是该“统”没有“统”出效能和效率,该“分”没有分出活力、自主性和自我责任感。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立即引起企业界的深度关注和多种解读。毋庸讳言,中国已经不是四十五年前的中国,市场亦不是四十五年前的市场,医药行业也如是如此。

       要理解《意见》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必须首先认知中国医药市场目前处于怎样的状态。中国医药市场演进到目前格局是包括在华跨国医药巨头在内医药企业成长、发展、竞争和合作的结果,亦是产业政策推动的结果,旺盛的治病需求、疾病谱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进步也对中国医药市场从发轫到形成乃至不断转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从计划经济时期“三级批发体系”瓦解以来,医药市场从表面上看似统一市场,标志就是统一的国家五年规划、统一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从实际经营的视角看,可以称作“统一的碎片化市场”,主要是国家规划、政策、法律法规与地方以及其执行层的“两层皮”脱节。

       这三年来,有很多创新药上市当年或在第二年就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这是多少医药人羡慕的事,但是从批准上市,进入医保到事实上形成经济规模,不比“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轻松多少。一枚新药耗费了高额的药企资源、漫长的研发和临床研究以及审评审批手续,闯过了多少道风险进入临床市场,但是要在各省级区域实现医保报销还需要逐省市自治区“做工作”。如果由此拖上几年实现市场目标,不仅有被竞争对手追赶的风险还有专利到期的可能。

       表面统一的市场下面是层层关卡、无休无尽的手续以及大量的资源消耗。“三医联动“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在逻辑上使支付方医保成为医疗机构和药企发展瓶颈。基于药品和医疗服务的经济属性,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应该给予为市场提供的价值确定,同时考虑到成本费用和供求关系,这样的逻辑才可以保证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运转、再“生产”和有持续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基于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道德属性,要以最低的价格为病人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而给予医保支付能力确定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恰恰照顾了后者。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对药品和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同时医保费用收入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最终会影响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支付。

       2018年底“带量集采“执行后,各相关利益方纠结于降价、减少医保支付额和药企未来”再生产“空间,还是利益上的博弈,借鉴的是”表“,实际是正在实行的”带量集采“与国际上通行的GPO差别非常大,本质上是以形式上的市场化带量集采掩盖着实质上行政主导的药企之间的无序竞争。

       时至今日,医药工业及药品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中低端供应过剩,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太过分散,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与高水平同质化竞争同时存在。

       从医药市场过去几十年分析,市场存在的不畅通、分割、堵、交易成本高,影响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际影响力问题,既不是“统”的问题也不是“分”的问题,而是该“统”没有“统”出效能和效率,该“分”没有分出活力、自主性和自我责任感;是财政体制乃至人权事权是否划分合力,地方是否有治理一方所具有的资源和权力的问题;是市场化道路走得不彻底、不完全的问题。

       01《意见》对医药产业将产生哪方面影响?

       要理解《意见》必须厘清近几年国家关于市场建设的政策和脉络,包括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这些不同时期关于市场建设的思路和政策与《意见》一脉相承。概括起来,就是以做强全国统一市场为目标,通过规则统一,推动生产要素流动,解决分割、堵点、降低交易成本、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六大现实问题。核心在于“要素市场化”,重点是挖掘数字经济智慧连接的潜能。

       《意见》出台有利于提振企业界和经济界信心。

       首先,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界和经济界商学两方面都有步履维艰之感,比较焦虑。同时,社会思想活跃和多元化,对未来既有多方面期待又有各种解读,如果《意见》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定心丸”作用。

       尤其是以下几点对包括医药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企业都尤为重要:1、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

       其次,在医保层面“统一市场“工作实际是已经在做,国家医保局2019年9月26日武汉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规定省级增补医保目录药品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分别按各省增补数量的40%、40%、20%进行废除,2022是收官年,许多省市自治区在2020和2021两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按照《意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精神,《国家医保目录》遴选周期、进入和退出标准、管理方式方法将有更为规范和可操作的规定和流程。对于已经完成各种手续进入医保的药品将不需要过去那么长时间在各个省市自治区及医疗机构消耗太长精力和时间。

       从2018年底开始的国家带量集采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六批,这期间各省市自治区单独或互相联合也进行带量集采,批次众多。涉及的治疗领域和剂型已经比较全面,可以说目前已经具备“全领域集采”的条件。“统一市场”建成后会对集采产生那些影响?是国家统一集采还是国家集采与地方或区域集采长期并行?即使是长期并行,集采指标和方法是否可以统一?在操作上存在多种选择,而每种选择都将对仿制药企业业绩甚至生存产生直接影响。

       药品的定价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主管部门想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的一项工作,也是药企比较纠结的事,关键是长期以来药价形成机制不稳定、不公平、不透明、不可预期,借助《意见》东风是否会得到解决?是否会借助“带量集采”和“医保谈判”渠道形成可持续并为各利益方所接受的药价形成机制?政商两方面实际都有很多期待。

       由于《意见》重点就在于改善内循环,借助《意见》实施和不断的产生效果,医药产业供应链安全将得到整治,产业链“短板”和“卡脖子”环节将得到解决。当然需要药企自己解决而不是寄希望于其它方面,而且要高于和强于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和“卡脖子”,因为对手也在持续进步而且可能比我们还快,所以科学和技术进步必须快于对手才能解决被“短板”和“卡脖子”,否则越追越远。

       影响人才流动和商业保险在公立医院无法落地的问题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解决或缓解。当然还将有其它方面的影响,这里不再赘述。

       02 医药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意见》的出台为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提高内循环效率创造了美好愿景和政策前提,但是要把愿景变为现实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首先,药企培育自己核心竞争能力和组织能力是关键。《意见》解决的是药企外部“统”、“通”、“治”的问题,是为药企核心竞争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市场释放和创造价值提供优良环境的问题。而核心能力打造需要药企自己完成,《意见》不能代替制药企业自己的努力。“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其次,如果《意见》得到有效执行,仿制药通过集采进入终端、医保在全国的落地、新药通过医保谈判进入终端等领域将比过去展现更好的效率,从准入到实现市场价值的时间周期会缩短。药企就有可能腾出部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新药研发、科学和技术创新尤其是基础研究进步方面,放到组织能力培育和人才成长方面。

       如果《意见》得到有效执行并实现目标,在外部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同时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在仿制药领域提升药品品质并降低产品成本是核心,按照惯性思维和传统标准可能无法适应未来,需要有更为底线的思维:仿制药质量不能“凑合”达到原研药“一致性”,不能为了通过审评审批而功利性完成,必须在包括检测仪器在内技术装备领域按照工艺和质量要求提升设备档次。有条件的要超越原研药水平,创造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关于降低药品成本和药企运营费用,必须借助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实现生产全流程效率提升,同时通过联合、并购等外延途径实现规模经济并以此应对集采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药品产能集中。

       对于在技术领域已经有基础的药企,供应链中“不安全”的环节就是机会,被“卡脖子”的地方就是机会,借助政策东风,准备好的药企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并由此打造可持续的技术平台。

       对于药和医领域大量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尤其是其中的关键部件,虽然使用领域在药和医,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几乎都由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光学技术等非医与药领域实现,所以合作是必然趋势。

       考虑到政策的易变性和《意见》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法预想的其它问题,即使执行顺利“统一大市场”也是逐步建成,所以药企在布局资源、投入力量时同样要保持足够的组织弹性,在整体战略执行过程中“走一步看一步”,减少“迂回”,避免走错路。

       统、通和治如果真正落实到位,近几年一直推动但成效不大的“分级诊疗”和发展县级医疗机构目标,可能由于“通”的设施的便捷和中心城市资源优势而“吸纳”更多优势资源,那就会出现病人逆向集中在中心或区域中心城市。所以药企销售必须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布局资源,保持足够弹性,不跟风。例如,个别在华跨国药企当初政策判断得非常准而且行动迅速,在全国多数县级市场投入了大量资源,招兵买马,初期业界非常羡慕,但是三五年后当初预计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从当期价值看,无法平衡而且未来并不一定可期。

       “顶层设计”重要,产业演进更应该引起重视,所以韧性和弹性是组织能力必备的两个基本功,而这两个基本功依据的是对环境和政策的敏感和准确识别,然后才有组织敏捷。

 

数据来源:E药经理人;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资源,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删除。 

咨询热线:400-878-1069
版权所有: 软科动力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5043990号-1